偵查終結前五大罪名件數
執行案件裁判確定情形
活動專區
-
社勞人淨山有梗 藤山步道滿是反詐金句
連日豪大雨過後,員林市最具盛名的後花園——藤山登山步道,雜草快速生長、樹枝掉落,環境亟待整理。員林清潔隊於8月12日帶領社會勞動人展開大規模步道清理行動,結合反詐騙、反毒宣導,讓民眾在踏青之餘也能收穫滿滿警覺的感動。 社會勞動人身穿反光背心,由員林市公所清潔隊統籌規劃,以「團進團出」的管理模式沿著藤山步道仔細清除雨後的枯枝與雜草。步道沿途不時傳來社會勞動人邊勞動邊呼喊的「柴語錄」風格反詐騙口號:「你說你是檢察官?對不起,我只聽真的檢察官說的話!」、「不賣帳戶、不出借帳戶、165守護你」。簡單有力、讓人會心一笑的語句,在山林間飄揚。 登山民眾吳小姐表示:「今天原本只是想上山運動,沒想到遇到這麼用心的清潔行動,還有幽默又實用的反詐提醒,真的很有感!」另一位帶著孩子來賞景的李爸爸則說:「從小教育就要開始。」 員林市公所指出,藤山步道是當地最受歡迎的健行地點之一,維護其整潔是市政重點工作之一。清潔隊與彰化地檢署合作多年,透過社會勞動機制,不僅強化公共環境維護,也讓服刑人反思自身行為、回饋社會:「這些勞動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我們相信給他們一個舞台,他們會做出讓人驕傲的改變。」 藤山步道的山色依舊,經過一日辛勞,變得更加清新整潔。社會勞動人也大聲說出「不要點連結!詐騙的都是點出來的!」在林間迴盪,社會勞動人的汗水,也化作守護員林的微光。
-
熱力燃燒過暑假,彰化地檢教打詐:才不會被你騙呢!
暑假就是年輕人的舞台,彰化縣警察局主辦的「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3對3籃球賽」總決賽在114年8月9日(六)於彰化師範大學綜合球場火熱登場!本署特偕同擺攤進行反詐及反毒法律宣導,讓青青學子能平安快樂度過暑假! 只要你是設籍或就讀於本縣的國、高中職學生,就有機會參加,贏得榮耀與高額獎金!賽事分組辦法:各分區預賽依年齡(國中、高中職)及性別(男、女)分為4組,取各組前6名晉級決賽,公平競爭,人人有機會登上頒獎臺! 活動當天彰化地檢署在打詐專組高如應主任檢察官及李雅芳觀護人組長率領下,出動了五位工作人員,一同來到比賽場地,進行犯罪預防宣導活動。其活動內容包括犯罪預防宣導、文宣品發放及有獎徵答等,活動進行時參賽隊伍反應相當熱烈,學子們都相當踴躍地向我們索取相關文宣並參與有獎徵答。 彰化地檢署結合各單位資源辦理暑期青少年犯罪預防系列活動,是期待能以向旁擴展的高效率,達成向下宣導的好效果,讓國家的主人翁能在進入社會前,了解到預防犯罪的重要性。在這次預防犯罪的活動中,我們獲得參賽學子的熱烈迴響,讓我們覺得今日的辛苦是值得的。 彰化地檢署特別強調,詐騙集團常以親友急需金錢或假冒公務機關名義來誘騙民眾匯款。地檢署提醒大家,遇到這類情況時,一定要保持冷靜、查證訊息真偽,不要輕信陌生來電或未經核實的訊息,必要時可立即撥打165反詐騙諮詢專線尋求協助。
-
卦山法拍市集揭開序幕 檢執攜手打詐反毒 齊力守護民眾財產安全
彰化地方檢察署與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於8月5日,在新廳舍共同舉辦「卦山法拍市集」,南投地方檢察署亦共襄盛舉,三方攜手推動「打詐、反毒、護家園」行動,展現跨機關合作打擊犯罪的堅定決心。本次活動結合法拍市集與法治宣導,吸引眾多民眾熱情參與,現場氣氛熱絡。 活動當日,彰化地檢署檢察長謝名冠、主任檢察官吳曉婷,南投地檢署檢察長郭景東,以及彰化執行分署長郭景銘等貴賓親臨現場,與民眾互動宣導識詐、防毒及法治觀念,期望將反詐意識向下扎根。現場亦設置有獎徵答攤位,透過趣味問答與精美小禮物的互動方式,讓民眾在輕鬆氛圍中認識法律、遠離詐騙與毒品陷阱。 本次市集最受矚目的標的之一,為彰化縣首次拍賣的虛擬貨幣—逾4萬顆的泰達幣。該案係因被告涉嫌透過臉書及LINE等社群平台,散布股票投資推薦、AI選股等訊息,並以「購買虛擬貨幣分潤」為誘因,吸引被害人匯款或交付現金,涉及加重詐欺等罪嫌。經法院裁定沒收後,由彰化地檢署囑託行政執行署彰化分署依法辦理拍賣,以此提醒大眾警覺各類虛擬資產相關詐騙手法。除虛擬幣外,現場亦拍賣挖土機、大貨車等多樣標的物,展現行政執行機關處理多元資產的專業與效率。 彰化地檢署表示,未來將持續與行政執行署及相關單位緊密合作,深化打詐聯防機制,守護民眾財產安全,為建構安定、安全的社會環境而努力。
-
小朋友教爸媽別賣帳戶!彰檢攜手家扶反詐反毒宣導
你知道嗎?有些孩子的扶助金無法轉入帳戶,不是因為帳戶出錯,而是帳戶早就「被出賣」了! 彰化地檢署利用暑假結合彰化家扶中心員林服務處,針對「2025彰化家扶愛的循環—暑期課輔安親班」小朋友進行反詐騙與反毒宣導。這場法治教育活動中,小朋友化身「反詐種子」,不只學會自我保護,回家還要提醒爸媽:「不要為了錢,把帳戶賣給詐騙集團!」 家扶中心社工督導指出,他們也是詐騙的受害者。每月為扶助孩童轉帳時,總有帳戶遭標記為「警示帳戶」,導致扶助金無法入帳。深入了解後才發現,原來有些家長將孩子名下帳戶出借或轉賣給詐騙集團,一旦被利用為詐騙工具,就會遭凍結。更有些父母「分月賣帳戶」,導致家中孩子接連無法收款,必須親自到中心領現金。若遇祖父母隔代教養,行動不便,還得社工親送,麻煩又心疼。 活動現場,觀護人以法務部可愛又有力的「柴語錄」圖卡進行宣導,例如:「少年ㄟ,不要交付帳戶,小心行政責任上身!」、「不當車手、不借帳戶、不點可疑連結!」等語錄,小朋友邊聽邊點頭,還齊聲喊出「165我知道!」讓法治教育既生動又實用。 除了詐騙陷阱,觀護人也提醒大家注意新興毒品的多樣化。許多毒品被偽裝成糖果、飲料或電子煙,讓人一時不察就誤食。觀護人呼籲孩子們提高警覺,遠離陌生人的「免費試吃」、「新奇飲品」,也能幫忙提醒同學與家人保持警惕。 家扶中心表示,反詐與反毒觀念不能等長大才學,孩子也能成為家庭的守護者。「拒借金融帳戶,拒提不明款項,共同打擊詐騙!」不只是口號,更是守護每一份扶助金與純淨童年的行動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