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沙成金溝通術,陪伴走過生命中的風浪」 彰化地檢辦理推動修復式司法方案教育訓練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4-08
- 資料點閱次數:16

為提昇修復促進者專業技能並增進促進對話之多元效能,本署於今(21)日辦理「修復式司法教育訓練」,邀請善意溝通協會理事廖淑月諮商心理師授課,廖老師曾於法務部促進者訓練課程擔任講師外,並也是張老師基金會相當資深的工作者,擅長覺察當事人心理歷程與需求,具備豐富之實務經驗,本次廖老師特別講授「運用善意溝通-減少人我衝突增加覺察與反應能力」課程,期盼能更增進本署修復促進者之能力,並持續推動修復式司法制度。
本署謝名冠檢察長致詞時表示,修復式司法不僅是一個訴訟外的紛爭解決機制,更是跳脫傳統罪與罰的一種新的價值觀,著重於當事人間情感與關係的治癒,透過對話,進而消弭紛爭。此外也能在人與人之間,家人同事之間,在衝突之際運用善意溝通的技巧,如何去同理對方,好好聽懂對方的語言,也好好說話,促進轉化僵持對立的關係,檢察長也非常感謝廖淑月老師能夠與大家分享所學,協助大家精進助人的專業能力,也增進人際關係的圓滿和諧。
在今天的課程中,淑月老師帶學員們看見溝通的焦點,我們可以運用有意識的語言,帶來更有效且較少傷害的方式來滿足彼此的需要,瞭解造成人際關係衝突與緊張的4D語言,如何先去關心人,運用好奇與同理心,展開對話與建立關係,先談心情再講事情,鬆開內在的防衛,能不能看見每個行為背後好的理由。
課程的下半場,淑月老師帶領學員們一起演練修復對話的技巧,身為第三者的促進者,能否站在中立的角度照顧雙方的需要,先懂得不予對錯的評價,聽出爭執點下雙方的真意,透過修鍊調整自己的語言,促進雙方來表達善意,對於自己平日說話的方式增進覺察,並能好好加以練習,改變大腦語言自動化的迴路,來提昇人際間應對的技巧,促進雙方的對話、化解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