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臺灣彰化地方檢察署:回首頁

:::

「網戀寶貝」藏詐騙陷阱 社會勞動人上課後感觸深刻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3-11-25
  • 資料點閱次數:41
結合法律扶助基金會辦理宣導

    為加強社會勞動人的法律意識與詐騙防範能力,彰化地檢署於11月社會勞動人勤前說明會中,邀請法律扶助基金會律師進行「假交友詐騙防範宣導」,深入剖析詐騙手法,分享實務案例,提醒大眾提防假交友騙局帶來的感情與法律風險。

    律師指出,假交友詐騙常透過交友APP或社群平台接近目標,利用帥哥、美女的照片作為誘餌,先以「戰地軍官」、「駐外工程師」或「軍醫」等成功人士身分博取信任,接著透過每日的問候與親密稱呼(如「寶貝」、「親愛的」)營造戀愛氛圍。當受害者深信不疑時,詐騙者便以「財產無法保障需寄放包裹」或「來見面需支付請假費」等理由,誘使對方支付關稅、運費或手續費。

   詐騙集團還會利用受害者的帳戶進行資金流轉,讓受害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成為協助洗錢的共犯,不僅承受金錢損失,還可能面臨法律責任。

    課後,多位社會勞動人表示深受啟發。一位社會勞動人坦言:「以前認為網路交友只是單純交朋友,沒想過背後竟藏著這麼多陷阱。」另一位則反思自己曾在不知情下協助轉帳,後來才驚覺變成洗錢共犯,感到後悔不已。

    律師提醒:「聊天可以,借錢免談!」民眾應警覺網路交友風險,尤其是未曾見面的陌生人提出金錢要求時,務必提高警惕並透過165反詐騙專線查證。如遇可疑情形,應立即中止聯繫,避免淪為詐騙幫凶。

    彰化地方檢察署強調,網路交友雖然便利,但也潛藏高風險,希望藉由此次宣導,提醒社會勞動人提升防詐意識,守護自身安全,更期待大家能成為反詐騙的推廣者,幫助更多人遠離詐騙陷阱,共同打造安全的網路環境。

回頁首